7 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专题报道,聚焦我国在宏观政策支持下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杭州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中昊芯英创始人、CEO杨龚轶凡接受了节目采访,分享了杭州政府产业基金如何有力支持中昊芯英成功研发国内首枚全自研TPU架构AI专用算力芯片、并实现国产自主可控AI算力产业化落地。
自主创新突破:打造国产全自研TPU架构AI芯片
中昊芯英由前谷歌TPU芯片核心研发者杨龚轶凡携一批来自于谷歌、微软、三星等海外科技巨头公司的AI软硬件设计专家于2018年创立,2020年在杭州正式注册落地。企业自成立以来便始终专注于高性能TPU架构AI专用算力芯片的自主研发。公司历时近五年,从第一行代码编写起步,完成了TPU架构设计、模拟器搭建、物理设计、流片测试到量产落地的全流程突破,成功推出国内首枚量产的TPU架构AI专用芯片“刹那”。
该芯片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IP核、全自研指令集与计算平台。采用专为AI/ML而生的TPU芯片架构,在同等生产工艺下,性能较传统GPU提升3-5倍。在用于AI大模型计算场景时,“刹那”的算力性能超越海外著名GPU产品近1.5倍,能耗降低30%。此外,“刹那”以独特的高达1024片芯片片间高速互联能力构建大规模AI计算集群“泰则”,系统集群性能远超传统GPU数倍,可支撑超千亿参数AIGC大模型计算需求,真正实现了从底层技术到应用生态的国产自主可控,成为我国AI算力底座自主化的关键支撑。
中昊芯英始终坚信,真正的“新质生产力”源于底层硬科技突破。通过自主研发的芯片技术,让千行百业部署AI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正是企业技术攻坚的初心,也践行着“让算力成为人类发展的推动力”的愿景。
政策赋能成长:产业基金护航芯片产业化之路
当前,在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等宏观政策指引下,杭州正通过“3+N”产业基金集群向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千亿元资金,为硬科技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生态。
杨龚轶凡在节目采访中分享了浙江省、杭州市各级政府的产业基金对中昊芯英发展的关键性支持。2020年公司落户杭州之初,便获得政府协调的专项基金支持,有效破解了初创期融资难题。2024年公司在B轮融资阶段,更是得到了来自杭州的创新基金和科创基金各数千万元的资金支持。
政府基金的支持不仅解决了公司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的关键阶段中最核心的资金需求,更是向市场释放了清晰的信心信号,创造了以“国有资本敢投”带动“社会资本敢跟”的杭州模式,为企业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中昊芯英B轮融资快速实现超预期落地。正如杨龚轶凡在报道中所言:“我们这类初创公司感受到基金更有耐心,更愿意陪伴企业从0到1成长壮大。”
乘势政策东风:助力AI算力底座高质量发展
中昊芯英的成长故事,是宏观政策精准协同、地方政府前瞻布局、产业基金耐心培育与硬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依托自主可控的TPU芯片技术,公司构建的大规模计算集群已成为支撑AI大模型发展的关键算力底座,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千行百业落地。
未来,中昊芯英将持续深化TPU AI芯片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借力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产业基金的协同支持,进一步降低AI算力成本、提升运算效率,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力量。
广东股票配资公司,五牛财富配资,加十倍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