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那些在林间欢唱的鸟儿、在水中嬉戏的生灵,它们的家园需要怎样的守护?当我们漫步在城市的公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是谁为我们筑起了这道“天然氧吧”的屏障?
答案就在我们身边那道看不见却意义非凡的“生态保护红线”里——它是地球的“生命线”,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约定”,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的长远规划。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解码这条与你我息息相关的地球“生命线”。
什么是生态保护红线?它为何如此重要?
简单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就是给那些对地球“健康”至关重要的区域画上一道“保护圈”。这些区域可能是水源涵养的“大水缸”、生物繁衍的“安乐窝”,也可能是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它们维系着氧气循环、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关键生态功能,少了它们,我们的生活将失去平衡。
以南沙区为例,这里的生态保护红线覆盖了20.05平方公里陆域和111.98平方公里海域,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水都藏着“生态宝藏”:
国际候鸟驿站——南沙湿地,广州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每年迎接超10万只候鸟停歇,这里是候鸟们跨越万里的“加油站”。
城市绿肺屏障——大山乸、黄山鲁、十八罗汉山,像一层层“天然滤网”,净化空气、阻挡风沙,让城市呼吸更顺畅。
黄山鲁。
海洋生态长城——凫洲水道、万顷沙河口等区域,守护着中华白海豚、红树林等珍稀物种的生存空间。
凫洲水道。
红线内怎么管?既严格保护,也兼顾民生
有人可能会问:“划了红线,是不是就完全不能碰了?”其实,红线管控既讲原则,也有温度。
红线分为核心区和一般控制区:核心区是生态最敏感的地方,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给自然留足“休养生息”的空间;一般控制区则严格禁止开发性建设,但允许一些不破坏生态的“有限活动”,比如护林员巡逻监测、原住居民维持原有生计、适度开展生态科普旅游等。
这样的规划,既守住了生态底线,又避免了“一刀切”——既不让贪婪的开发毁掉自然,也不让保护成为百姓生活的负担。
南沙区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通过设立红树林林长,明确责任区域、管护目标和主要职责,实现红树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此外,在大山乸、十八罗汉山和南沙湿地推进多彩森林、山地造林和防护林建设;围绕南沙湿地保护,完善湿地服务设施,充分发挥湿地优质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开展爱绿护绿科普教育,实现科研、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
哪些是有限人为活动?
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开展不破坏生态功能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限人为活动,具体包括以下10类:
1.生态管护与监测,筑牢生态安全第一道防线。
允许护林巡护、防火防灾、有害生物防治、生态监测等基础保护工作,以及必要配套设施建设(如监测设备、防火通道)。
野外生态监测。
2.原住民生计活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原住居民可在不扩大现有规模前提下,开展种植、放牧、捕捞等生产生活活动。
3.文物与化石保护,守住人文生态双重遗产。
经依法批准,可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古生物化石采集及文物保护相关活动。
4.依法开展采伐,提升森林质量。
对人工商品林进行抚育采伐、树种更新(如优化森林结构、建设防火隔离带),以及依法开展竹林采伐经营。
5.适度旅游与科普,亲近自然而不打扰自然。
在严格控制规模和范围的前提下,允许建设生态步道等配套设施,适度开展自然教育、科普参观等活动。
自然教育。
6.必要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生态影响。
对无法避让红线的交通、水利、能源等线性工程,需经严格生态评估并获批后建设。
7.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落实生态修复措施。
允许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铀矿、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已依法设立的油气/矿泉水/地热采矿权可在不扩大规模前提下延续开采。应落实减缓生态环境影响措施,严格执行绿色勘查、开采及矿山环境生态修复相关要求。
8.生态修复工程,帮助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依法依规对退化湿地、矿山、荒漠等区域开展生态修复。
红树林修复效果图。
9.边界与国防设施维护,保障国家领土主权与生态安全。
根据国家规定,可进行国界通视道清理、界桩界碑维护等界务工程,以及必要的国防设施建设。
10.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活动,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经审批后实施。
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一起守护“地球村”的生命线?
做“生态监督员”:发现红线内破坏行为,可拨打12369 环保热线或通过“粤省事”平台举报,共同守护身边的生态保护红线!
当“绿色践行者”:参与广州碳普惠平台的红树林认养、南沙湿地“红树宝宝成长计划”等活动,深度参与红树林生态保护!
成“科普传播者”:走进南沙湿地公园(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黄山鲁、十八罗汉山等,了解传播生态保护知识!
生态保护红线不是“枷锁”,而是未来的“钥匙”。守护生态保护红线这条地球“生命线”,就是守护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呵护南沙这片“湾区绿肺”,让珠江口的红树林永远摇曳,候鸟的鸣唱永远悠扬,让地球的 “生命线”永远稳固!
政策链接
《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林业局关于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
编者按:
2025年3月,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广州市南沙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南沙“总规微课堂”系列科普栏目告别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图纸,化繁为简,通过聚焦公众关心的热点,深度解读15个总规“关键词”,让你轻松读懂南沙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撰文:余妍玲
通讯员: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股票配资公司,五牛财富配资,加十倍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