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后,海信家电董事长高玉玲首个"半年考"正式交卷。
7 月 30 日晚间,海信家电发布 2025 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493.4 亿元,同比增长 1.44%。而 1.44% 的营收增速,创下了公司自 2020 年以来的中报营收增速低点。
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0.77 亿元,同比增长 3.01%,而该增速,创下了近三年的中报利润增速低点。
半年报发布次日,即 7 月 31 日,海信家电股价大跌 5.55%。而自高玉玲 2024 年 11 月 21 日出任公司董事长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 13.53%,市值蒸发 55.68 亿元。
接棒代慧忠,担任海信家电"主帅"后首个半年报发布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2025 年半年报,是高玉玲担任公司董事长后的首份半年报。而高玉玲成为海信家电掌舵人,始于去年 11 月 21 日。
彼时,海信家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董事长代慧忠提交的书面辞任报告,代慧忠因达到退职年龄并结合个人意愿,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同时辞去公司第十二届董事会 ESG 委员会主席、战略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1966 年出生的代慧忠,本科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自 2005 年加入海信以来,他在海信工作了约 20 年。
在此期间,代慧忠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 ( BVI ) 公司董事长、总裁,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级副总裁。
有着深厚技术背景的代慧忠,深度参与了海信在供应链端的优化升级,并积极推动了海信的"两化"融合。
在担任海信电器(现海信视像科技)总经理期间,代慧忠带领团队建立了科学的效率管理体系,使公司仅用四年时间累计提效 194%,单单人工费便节省 10.9 亿元。
这一成功经验被推广至海信集团其他子公司后,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年时间,在集团收入规模增长约 20% 的情况下,制造系统人数减少近 20%(7000 多人),累计提效 176%,仅人工费节省 35.5 亿元,确定了行业内制造比较优势。
2021 年 10 月,时年 55 岁的代慧忠成为海信家电的新任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海信家电继续高举降本增效的大旗。
海信家电在 2022 年年报中提到,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助力经营质量改善。报告期内,公司在制造降费、供应链整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提升运营效率。
在制造提效方面,其并购的日本三电公司参考公司制造提效管理体系,实现了人均产出同比改善,同时围绕自动化、工艺优化、节能降耗等方向开展降费改善项目,全球各工厂制造降费效益明显增加。
同时,通过与海信集团公司的供应链资源整合,围绕采购策略协同、大宗资源联合采购、国产化优势供方导入、重点产品专项对标成本优化等举措,全年累计节约大量采购成本,有效对冲了 2022 年大宗原材料、半导体及汇率波动带来的成本上涨影响。
在 2023 年报中,海信家电又指出,公司夯实精益运营基础,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公司导入海信精益运营体系,构建精益工厂夯实制造基础,持续开展精益改善,围绕自动化、工艺优化等多个方向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全年实现自动化替代 2300 余人。公司持续推进"数智化升级""先进制造应用场景示范",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实现单台人工费整体同比改善 10.0%。
雷达财经注意到,代慧忠在任期间,海信家电的业绩稳健增长。2022 年是代慧忠成为海信家电董事长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当年海信家电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由上一年的 -38.4% 提升至 47.54%,并在下一年进一步提升至 97.73%。
对于"换帅"的决定,海信家电在去年 11 月 21 日的公告中还表示,代慧忠辞任上述职务后,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正常运行,辞任申请自送达本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辞任后,代慧忠仍将继续在公司担任董事职务,以及第十二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ESG 委员会委员职务。目前,代慧忠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据海信家电此前发布的 2023 年年报显示,代慧忠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持有海信家电 0.06% 的股份。2023 年,代慧忠从海信家电获得的合计薪酬高达 1088.57 万元,其中包括工资及补贴 637.82 万元、退休金计划供款 4.28 万元以及股份支付 446.47 万元。
2024 年,海信家电实现营收 927.46 亿元,同比增长 8.35%;实现归母净利润 33.48 亿元,同比增长 17.99%。
公司 7 月 30 日披露的半年报,是高玉玲接棒公司董事长后的首个半年报,不过这份半年报并不亮眼。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1.44%,系公司自 2020 年以来的中报营收增速最低点;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01%,创公司近三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增速的最低点。
80 后女掌门高玉玲系财务出身
公开资料显示,海信家电现任掌门人高玉玲,是一个年轻的 80 后"女将",其拥有丰富的财务背景和并购经验。
高中毕业后,高玉玲通过高考成功迈进了西南财经大学的校门,在该校就读会计学专业。之后,她又继续留在本校深造,并成功拿到了管理学硕士的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校期间,高玉玲就对并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的硕士毕业论文《联想集团跨国并购及整合研究》便是围绕联想并购 IBM 个人电脑业务开展研究。
翻看高玉玲的从业履历,其可以算得上是在海信一路成长起来的高管人才。而高玉玲加入海信的时间,可以追溯至 2007 年。从校园进入职场后,高玉玲先后在海信集团旗下的多个公司从事财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财务实践经验。
据海信家电 2015 年 12 月发布的公告显示,高玉玲此前曾历任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中心资金主管、税务主管、会计稽核主管、会计核算主管、财务管理主管。
2012 年 4 月至 2013 年 2 月,高玉玲任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中心副总监。2013 年 3 月至 2015 年 2 月,高玉玲任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经营管理部副部长。
2015 年,高玉玲正式出任海信家电的财务负责人,并在此后陆续担任了海信集团副总会计师、海信家电总会计师等重要职务。与此同时,海信集团也在 2015 年加速了其海外扩张的步伐,通过一系列并购进一步壮大了自身的实力。
2015 年,海信集团出资 2370 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及资产,并获得夏普电视美洲地区品牌使用权(巴西除外)。
2017 年,海信电器再次出手,宣布并购东芝映像系统公司的电视业务。交易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 40 年品牌授权。
2018 年,海信集团的海外扩张步伐再次提速。当年,海信集团完成了对欧洲著名企业斯洛文尼亚 Gorenje 家电公司的控股收购进程,从战略上把它打造成为海信集团在欧洲的家电产品生产与研发中心。
彼时,高玉玲在这一收购交易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海信集团收购 Gorenje 的财务组负责人,她从管理层座谈、项目尽调到报价,带领团队牵头制定整合方案并实施,最终力推海信以约 2.9 亿欧元的价格获得 Gorenje95.42% 的股份。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后,Gorenje 顺利实现扭亏为盈,为海信在欧洲的白电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高玉玲还曾推进集团海外共享建设,实现北美及墨西哥 GRS 系统上线和项目验收;推动集团财务转型与共享优化,完成《海信财务转型及共享升级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和制定了海信未来 3-5 年的财务转型及优化方案和实施路径。
据海信家电此次发布的人事调整公告显示,高玉玲同将接力棒交给她的代慧忠一样,目前并未直接持有海信家电的股份。不过,据海信家电此前发布的 2023 年年报显示,高玉玲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持有 0.04% 的股份。
这份年报中还提到,去年高玉玲从公司获得的薪酬高达 606.97 万元。其中包括工资及补贴 329.8 万元、退休金计划供款 4.33 万元以及股份支付 272.84 万元。在一众董事中,高玉玲的薪酬位居前列,仅次于时任董事长代慧忠的 1088.57 万元以及担任总裁的胡剑涌的 1203.63 万元。
在去年 11 月当选海信家电董事长的同时,高玉玲也辞去了公司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等职务。接任她职务的是 42 岁的孙长春,后者曾在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国际营销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公司担任财务相关职位。
2021 年 3 月至 2024 年 7 月期间,孙长春任海信空调有限公司经营与财务管理部总经理;2024 年 7 月至今,孙长春任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经营与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雷达财经从海信集团官网获悉,目前海信集团旗下拥有海信视像、海信家电、三电控股、乾照光电、科林电气五家上市公司。
回看海信集团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一部波澜壮阔的并购史。据悉,除海信视像外,海信集团旗下的另外四家上市公司均为收购而来。
不过,由于高玉玲财务出身的背景,外界对她能否胜任海信家电董事长一事仍持观望态度。有部分声音认为,尽管她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但在业务层面的直接经验可能相对有限,这或许会对她的全面领导力和战略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但也有另一派声音认为,高玉玲多年积攒的财务经验,将帮助公司在资本运作、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从而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高玉玲当选公司董事长后,公司的股价出现了下跌。同花顺 iFind 统计显示,自高玉玲 2024 年 11 月 21 日出任公司董事长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 13.53%,市值蒸发 55.68 亿元。
对于公司股价下跌,7 月初有股民在互动平台提问:"公司股票价格为什么一直在下跌,有什么潜在的利空消息吗?另外今年夏天持续高温,各个电商平台、各大卖场空调、制冷设备热卖,应该对公司业绩有所提升吧。"
数日后,公司回复称:"公司股价波动受资本市场波动、宏观经济及产业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公司运营稳健,管理层持续优化治理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致力于实现公司价值可持续增长。夏天高温天气对空调行业动销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公司将持续提升空调产品竞争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海信集团营收落后于美的、海尔
天眼查资料显示,海信家电曾用名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 1997 年,海信集团成员,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海信家电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至 1984 年创立的广东珠江冰箱厂。而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海信家电的前身就已登陆港股、A 股两大资本市场。
2006 年,海信成功收购了科龙电器,白电行业因此迎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玩家——海信科龙,后续海信科龙进一步更名为海信家电。
历经四十余载的发展,海信家电如今已成长为全球超大规模以家电生产制造为主的企业,其主营业务涵盖冰箱、家用空调、中央空调、洗衣机、厨房电器、环境电器、商用冷链、模具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和售后。
2024 年,海信集团保持稳健增长,全年营收 2153 亿元,同比增长 6.5%,其中海外收入 996 亿元,占整体营收 46.3%。
尽管海信家电四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白电行业的一些巨头相比,海信家电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024 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的营收分别达到 4090.84 亿元、2859.81 亿元。
有观点认为,此次海信家电"换帅"或与当前海信集团推进管理层年轻化有关。在资深产经观察家丁少将看来,"新老交替是整个家电行业的正常现象,近年来很多家电公司都在陆续推动管理层新老交替,这能让企业更有活力,让企业形成梯次人才队伍,保证企业稳健发展。也能让年轻管理层更好应对新产业环境、消费环境、竞争环境,推动企业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广东股票配资公司,五牛财富配资,加十倍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